纳米晶体甲地孕酮,为肿瘤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患者带来新希望

时间:2025-03-27 10:51 来源:商讯日报网

癌性厌食是肿瘤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临床表现,尤其是放化疗期间更容易出现这类症状。一般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便秘、口干等消化道症状。长时间的厌食、没胃口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,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与普通厌食症不同,肿瘤患者的厌食发病率非常高,在新确诊癌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便已超过40%,晚期患者中更是高达80%。癌性厌食会进一步发展至癌性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阶段,能直接导致至少20%肿瘤患者死亡。这一综合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削弱了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力和依从性,最终影响总生存,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深切关注。

在癌性厌食的治疗中,多种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,它们或是通过改善食欲、促进消化,或是通过补充能量、增强肌肉功能,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生机。

目前,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甲地孕酮作为肿瘤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,通过抗炎、促进合成代谢等多重作用机制,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肽Y通路,可抑制恶心呕吐、保护骨髓,从而实现食欲改善和体重恢复,多维度助力癌性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治疗。然而,甲地孕酮是一种天然类固醇激素黄体酮的合成衍生物,在水中不溶,需要借助伴高脂高热的餐食提高其溶解度与生物利用度,不同个体间疗效差异大。

近日,全新升级的纳米晶体甲地孕酮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,纳米晶体甲地孕酮作为新一代升级的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,将药物颗粒降低至纳米级别,粒径均匀缩小2万倍,增加溶解度,大幅提升生物利用度,让患者在不用伴餐的情况下服用依然具有好的吸收效果,大幅提高了治疗效率。

临床研究结果显示,与普通剂型相比,纳米晶体甲地孕酮展现出显著的优势:在12周的研究周期内,患者体重增加幅度较普通剂型提高了1.5倍,平均体重增加达到5.4kg。进一步研究表明,体重的增加40%源自肌肉,60%源自脂肪。在药代动力学方面,其血药达峰时间较普通型缩短了70%,体重显著增加的最早时间从普通剂型的14天提早至3天。

此外,研究发现甲地孕酮治疗对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发生也显著降低,同时对于患者因化疗导致的恶心预防率也有大幅提升。临床医生在面对癌性厌食-恶病质综合征患者时,应充分考虑纳米晶体甲地孕酮的治疗优势,尽早将其纳入综合治疗方案中,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。

 

编辑:yezi
图片新闻